
《红楼梦》是一部奇书,也是一部百科全书,不但写尽了大观园内的风月情事,写尽了盛极必衰的人情世故,更是用最复杂最隐晦的方式写尽了当时的政治背景。
为此不少人用自己的方式解读《红楼梦》,不但诞生了一批红学家,还成就了不少自媒体的创作者,真的达到了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、一万个读者一万个红楼的境界。
不过在考场上,我想应该化繁为简,直击重点。选择一个主题阐述即可。
高考题目选举大观园匾额命名的片段,可以看出三种命名的角度:
第一种是众人的角度,只看见亭,没看见水,亭子一般认为代表的贾府,众人把亭子命名为“翼然”,并描述了亭子的雄伟,赞扬了贾府,却忽视了元妃。
不仅狂妄自大,而且流于俗气,表现出贾府很多人内心骄横,容易招祸的特征。
第二种是贾政的角度,贾政心里是装着元妃的,因此他看见了水(水影射的是元妃),忽略了亭,一心只想着要捧元妃。
但是他取了一个泻字,尽管装饰为“泻玉”,也容易让人联想到“泄欲”,联想到元妃只是被政治利用的工具而已。捧上之心虽有,却没有思虑周全,反为不美。
足见贾政带领的贾府确实已经金玉其外、败絮其中。未来必然是水尽亭塌!
最后一种是宝玉的角度,宝玉是贾府的另类。他在思维上不符合世俗的眼光,却拥有更广阔的格局。他看到的不仅是亭,不仅是水,更看到了底层的逻辑,亭和水共同构成的是景致。
用一个沁字,给景色进行了一个提炼。贾府的亭,元妃的水,二者相辅相成,互相配合,才能一团和气。
而芳字,更是蕴含了宝玉美好的愿望,希望能在贾府的庇护下做长长久久的富贵闲人。
不过当然了,为美化权力做的表面文章,不管是大观园,不是题匾额,因脱离了对人民利益的关注,最终还是无法挽回轰然倒塌,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。
宝玉的视角不落俗套,又思虑周全,花亭映水,意蕴含蓄,即周全了贾府,又契合了元妃。
确为佳句,难怪连不怎么看得上他的贾政都点头默许。
千套低价易学资源(视频+录音+电子书),添加 微信:66697526 备注:199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ouyi199.com/217.html